王大偉: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不同于南京入冬後的凄風苦雨,12月的洛杉矶仍然微風徐徐陽光明媚。王大偉已在那裡開始了他人生的一段新路程。
十五個小時的時差和迥異的文化,在美國的這一年多王大偉一點都不輕松。首先是學術差異,由于在美國研究的課題和國内的偏重點不同,差異較大,需要轉換思考方式,彌補大量的基礎知識。其次是迫在眉睫的畢業論文,“這是我在河海十年期間最後一件事情了,一定要做好。”所以每天實驗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飯。“搞學術研究哪有不辛苦的?苦中作樂呗!”王大偉笑笑。
科研學術,出于責任
王大偉,男,伟德国际1946bv官网2013級博士研究生,2007年考入河海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後考入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博連讀,主要從事光催化技術在水環境治理中的應用方面的研究,2014年前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進行為期兩年的聯合培養,從事新材料合成研究。王大偉在導師李轶教授的指導下,已發表15篇SCI 論文,其中一作/通訊共計8篇,論文總影響因子為60,單篇影響因子最高達7.4,單篇引用次數最高為20次,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獲得河海大學優博培育計劃資助和省立校助研究生創新訓練項目資助,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專題等多個研究項目。曾擔任河海大學研究生科技協會主席,獲得2015年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三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三次獲得研究生特等獎學金,其他校内榮譽包括河海大學嚴恺獎學金特等獎、河海大學科技之星、河海大學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等。此外還獲得王寶貞環境科技創新特等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長三角科技新星(上海理工大學)等榮譽。這是一份令人咋舌的簡曆,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即使是在價值觀日益多元化的校園,這個依然靠着自身努力獲得的成就,赢得了大家的欽佩和激賞!
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一個拿獎高手的優秀青年,王大偉謙虛地說“可能我比較幸運”。當問到如何才能連續三年專業第一,各種獎項拿到手軟,他隻輕描淡寫道“你隻管負責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任何時候急功近利都會适得其反,人既要擡頭看路又要低頭拉車。年級排名和拿獎學金在他而言都是短暫的,“再過兩年誰還記得當年的專業第一?隻有真正的學術創新和科技發明才能讓别人記住自己,這是我的一個夢想”。現在期刊雜志無數,每年(應該是每天)發表成千上萬的學術論文,學科門類,五花八門。學術界有它特定的一套評鑒論文好壞的标準,當然都是些“所謂的”标準,或者是說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才有的标準。無論是對個人發展還是對科學、社會推進都無益處。王大偉堅信每一個博士生,都應有自己的學術堅持,具備審視自己研究成果是否有意義的能力。
作為一名環境專業的學生,他總在思考他能為治理環境做什麼。“從入學第一天起,我就被告知母校為祖國輸送了大批水利人才,因為他們的智慧和汗水,“高峽出平湖”;因為他們的大膽和創新,“南水能北調”。所以我會問我自己,作為新的河海人,我能做什麼?”小小的人,大大的夢想,這個夢想無關薪水,無關房車,是全球氣候變暖我能做什麼?霧霾嚴重我能做什麼?……是一顆赤子之心,上面肩負着責任和使命。大千世界、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這些都是生活了十年的河海母校賦予他的。
科研學術,需要用心
王大偉認為自己對于科研是“幹一行,愛一行”。其實研究生入學之初,他對科研一無所知,更也談不上對什麼方向感興趣,“這時候導師的指導顯得尤其重要”。他特别感謝李轶教授的悉心指導,讓他在大框架下自由的探索,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李老師為人謙和,教書育人注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科期間王大偉學習不用功,畢業的時候績點不到4.0。從本科的中下遊到獲得寶鋼特等獎學金,他将這樣的質變歸功于李轶老師的言傳身教。王大偉的第一篇論文便是李老師親自指導完成的,時間是研一下學期的5月1号,那是導師李轶教授給他定下的deadline。但當王大偉那天将稿件交給李老師的時候,李老師很驚訝,他猜測當時導師說deadline可能隻是随口一提,“但是我記住了,并且完成了。”當時看到手稿李老師和他一起逐句修改,小到标點符号,大到整理框架轉換,那是他寫英文文章受到的啟蒙教育,讓他明白寫文章和所有其他事一樣,首要是邏輯。但他從李老師那裡學到最珍貴的東西還是做事的态度。“要認真,要注意細節,這也是科研工作者所必備的,往往一點點小小的差錯都能讓之前的努力毀于一旦,嚴謹細緻的科學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科研路上不總是一帆風順,也會遇到坎坷挫折。王大偉曾有一篇文章從13年10月份投稿,到14年10月份才被接收,中間換了兩三個期刊,一直被拒。那段時期是他的一個低谷,很受打擊。現在留學也是,從工科跨到理科,很多不同,開始很困難,實驗經常做得一團糟。遇到這種狀況,王大偉有自己的解決辦法。“我通常會把那個project放一放,去做别的課題。實在不行,就先休息幾天,換個手氣再來。但實際上是讓自己心态平複下,不要急躁。”“換個手氣”幫助王大偉一次次跨過難關。那篇多次被拒的文章最後被環境領域頂級期刊Appl Catal B接收,影響因子高達7.4 。另據王大偉介紹,他在美國已有一些課題即将完成,“結果都很有趣”。
平日裡,王大偉會抓住任何一個機會有意識的在其中去發掘一些東西。2014年年初,他參加了一個西藏的環保項目,盡管當時手頭還有兩項工作沒完成。那是他珍藏一生的記憶:旅遊開發引起的環境污染讓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受到威脅,我們需要站出來,讓那裡的河山永遠壯麗。所以,他覺得讀博期間可以适當參與一些與課題無關的項目,“也許起初你并不感興趣,但到最後肯定會有收獲,起碼多了一份不一樣的經曆。”
王大偉取得的成績還與他果斷、不拖沓的性格有關。一旦對人對事形成某種看法,就不會輕易改變,有時候甚至有點偏執。這樣的人身上有一股勁兒,讓他能夠“陷進去”,支撐着他在科研這條有時會顯得很枯燥的路上堅定而持久的走下去。
科研學術,樂此不疲
取得如此成績,王大偉笑稱肯定也會驕傲。但通常隻是在一篇文章被接收後的幾天,很快便會忘記。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在功勞簿裡,不要做井底之蛙。“有時候可能你走的快一些,但是總還有更快的人。”
能者多勞,王大偉不外如是。在兼顧科研和學習的情況下,他還曾擔先後任校研究生科協學術部部長、校研究生科協主席。“那時候每天的日程表都是滿的,分身乏術”,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掉任何一方面,反而是在領導們和老師們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堅持做到最好。在任期間,他組織策劃了河海大學第一屆“博采論壇”,邀請幾位獲得寶鋼獎學金或者嚴恺獎學金的優秀學生介紹經驗和方法,幫助大家在科研、學習上取得進步,“當天聞天館104座無虛席,好多同學站在最後面,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他學生工作的信念。
搞學術是個持久戰,王大偉特别注重勞逸結合。清晨伴着夕陽跑跑步、傍晚和着落日打打籃球,周末盡量不工作,或者約上好友看場電影、切磋下台球,好好休息、放松下,保證工作日的高效率。在美國學習期間漸漸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偶爾和同學聊聊也會倍感舒适。
“It isn’t raining,right.”
“No.”這時候回答的人肯定是一邊搖頭一邊說的。
外面的世界總是散發着強大的磁場,誘惑着每一雙即将展開的翅膀。但很多人分不清那是風暴還是和煦陽光。過早的讓現實投進自己的夢想,而忘了最初自己是為什麼出發,丢了年少時意氣風發的自己。
但是王大偉沒有,他不斷審視自己,拷問自己,不讓自己麻木渡過那條現實的河流。他的世界裡或許有風暴或許有陽光,但都沒有讓他停下前進的腳步,他渴望遠方,他也正往遠方走去。成熟的外殼之下還是那個沒被現實磨掉棱角的鮮衣怒馬的少年。
對于過去,他永遠是一句真誠的“謝謝”。而未來,好戲已開腔。